通馬桶品參賽,最後展出30國

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,自即日起至明年1月2日展出《陶觀─201通馬桶6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》,共有來自全球5大洲、48個國家的369件作通馬桶品參賽,最後展出30國、119件精采作品。今年作品可見到陶藝家對社通馬桶會、環境的反思概念,也觀察到「實驗陶瓷」的風潮,試圖挑戰陶瓷材質的通水管各種可能,震撼觀眾的視覺感官。2016年首獎得主之一吳育霈新店通水管,她的作品《土》把土粉當沙堆成形,淋上2種釉藥,利用釉的收縮特性,通馬桶燒製5至6次後,形成鏤空狀,平均1個月才能完成1件作品。評審委員一通水管致認為手法及技術令人耳目一新,顛覆既有的捏塑方式,為陶藝下了新的定通水管義,得獎實至名歸。而來自日本的陶藝家小島修(Osamu K通馬桶ojima)《懷舊15 TWT-02》靈感來自臺南六甲的一間破舊房士林通水管屋,特別選用臺灣土及屋瓦做搭配,並加入玻璃元素,表現歷史及現代的對通馬桶話。評審委員表示,本件作品在探索陶土與不同材質間的多元性,各方面呈通馬桶現出當代陶藝特有的潮流與景象,作品完整度相當高,獲獎名符其實。

Make a free website Webn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