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水管又是鹼性可改善土壤稻子吸收好
2017-02-05 16:07
宜蘭縣三星鄉老農張錦池採用稻鴨共生的自然農法,在農田養小鴨,小鴨們每天也聽流行音樂。他說,通水管種出來的稻子品質不錯,鴨子也很健康。國內近年來常發生食安風暴,健康無污染的農產品變得炙通水管可熱。張錦池為迎合時代所需,3年前起,在稻田中採用稻鴨共生自然農法。這種農法是將小鴨放通水管養在田地中,牠會吃掉危害秧苗的福壽螺等害蟲,減少農藥使用,排遺還可當有機肥料,增加地力,鴨子熟北投通水管後也成了另一筆收入。「給鴨子聽音樂,種出來的稻米品質會更好,鴨子也會快樂健康!」張錦池通水管說,他透過雲端網路,每天清晨7時到晚間6時30分期間,在田邊播放5次音樂,歌曲包含江蕙的「家後通水管、周杰倫「青花瓷」、羅大佑「童年」、蕭邦「月光曲」、費玉清「晚安曲」,還有民歌、「五月天」流行通馬桶樂等,出產的稻米特別有彈性。農民們說,鴨子踩踏稻田土壤後,會讓土壤含氧,分子變小,排遺通水管又是鹼性,可改善土壤,稻子吸收好,自然長得好。三星鄉長黃錫墉表示,三星鄉是宜蘭縣重要穀通馬桶,但近年來農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後,當地水田耕地面積已減到約2200公頃。其中,雖然有機與友善耕通馬桶作面積只占約160公頃,但經濟效益及產值高於慣行農法栽種的稻米。他表示,為有益於土地永通馬桶經營,希望更多的農民可一起加入稻鴨共生的自然農法,鼓勵農民種出優質三星米,推廣友善及有機農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