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水管上大學之後就會疲乏
2019-08-22 19:56
請在此輸入...我今年快50歲了,在以前,我的教練也是我的父親,各方面訓練都相當嚴格,這就延續到了我跟思綺的相處模通馬桶式,訓練時我是教練,不能叫我爸爸,回到家當然我就是她的父親,通常在場邊我們就會先解決訓練的事,回到家就通水管盡量不談游泳了。其實帶一個這麼大的團隊,我有我的難處,如果沒有拿捏好,隊上其他選手或家長可能就通水管會覺得我把重心都放在她身上,這部分我有跟她溝通過,希望她能體諒,所以有時候我會透過後援會的家長、或是她通水管的朋友去了解她的狀況。游泳是我的強項,我只要求我的孩子一定要會游泳,再來就看自己的興趣,如果她通馬桶有其他的能力比游泳更好,我不會要求說一定要成為選手,但如果她願意,還是會很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游泳這個領域通馬桶為國家盡一點心力。思綺在13歲就破50仰跟100仰兩項全國紀錄了,小小年紀創造了那麼好的成績固然是好事通馬桶,但也在無形中造成了壓力,她很想去破自己的紀錄,但過度在意反而會影響表現,我想除了日常練習,下一個階段通馬桶我們還會加入心理諮商師的資源。台灣的選手練得早,大多從小學就開始,到高中畢業加起來十幾年,通常通水管上大學之後就會疲乏,不想再繼續選手生活,但運動表現是這樣:當體能跟心智都趨於成熟才可能迎來成績巔峰,像通水管歐美、日本選手的生涯黃金期就通常在大學、研究所,台灣的選手很可惜,生涯黃金期常常在高中畢業就結束了。我通水管們也明白,人不是機器,要怎麼適度地調整練習節奏?如何協助他們延長選手生涯?這部分是未來要繼續努力的。